《我是刑警》的秦川要是有这些视频监控技术

老安防人应该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至2015年期间,是我国安防行业快速变迁的时期。由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即安防1.0向安防2.0转变。
在这一时期,安防行业最大的变化是技术上的变革,比如视频的编解码技术。自此之后,行业内开始涌现一大批数字安防企业。
而这一段历史,近日因为国内一部刑侦剧《我是刑警》,再次被勾勒起。里面所用到安防技术、设备刚好完美诠释了行业发展的进程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给出一些"警示"。
超高清“跑起来”
按时间轴来看,《我是刑警》这部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2015年期间发生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案件。针对这些案件,刑侦团队集合各种专业力量、技术手段、专业资源各个击破,比如利用视频监控设备查找犯罪嫌疑人等等。
不过可惜的是,有些案件并没有因为视频监控设备的加持而快速告破。这主要系因为在2010年之前,视频监控设备主要以标清为主,难以提供关键细节,只能识别到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穿着打扮等等。2010之后,高清监控设备才得以普遍应用,成为市场的主流。也就是因为高清监控设备的运用,这些多年悬案才得以告破,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2010年之前的视频监控设备毫无用处,对应侦查人员来说,通过查看监控视频,可以确定案件是几人所为,还原案发时的情景,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推测逃跑路线,继而为后续的排查和抓捕工作提供依据。若是该时期的高清技术已经被运用到视频监控设备中来,侦破案件的效率将大大地提升。
随着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设备早已完成了进化,已从“看得见”转变为“看得清”。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已成为市场的主流,并广泛应用于交通、医院、金融、学校等多个领域,未来将向“看得懂”推进。
在政策上,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定《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高清超高清设备更新提升行动。也就是说,市面上不管是视频监控设备还是其他设备,都将迎来迭代更新的局面。传统监控摄像机由于性能上的差异,其构建的传统监控解决方案已难以胜任当下用户安全性和个性化业务需求,将逐一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内相关安防企业将在这一赛道上持续发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各种新品满足市场所需,继而让超高清技术跑起来,深度应用到各个领域。
AI革新人物提取
前面说到,这部剧中借用视频监控设备助力秦川团队破案,但因为视频监控画面模糊,大大降低破案的效率。
其实不单止这一缺点,在海量的监控录像中搜寻目标人物,那时的视频监控设备并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只能通过人海战术去查看和检索监控录像,继而锁定目标人物的行踪。所以,我们在观看剧情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画面。
比如,秦川团队把一体育馆改造成查看监控视频的场地、调集了1500人汇聚一地查看视频、买光全城的硬盘等等各种情景。这种震撼的情节与其说当时视频侦查工作的艰辛,还不如说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运用现在的视频监控设备,在海量的监控录像中可以几分钟、几秒钟内轻松寻找到目标,妥妥的降本增效。实现这一效果,主要得益人物提取技术的应用。
人物提取技术这一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以及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其工作流程通常包括这几个步骤: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与优化、结果输出与后处理。
所以,不同的时代,安防相关产品在性能上的差异会天差地别。只有通过不断的迭代和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能,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的来说,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物提取技术作为公共安全领域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之一,它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