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刷个掌就完事,新兴技术撬动细分赛道红利

        伴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迭代,其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的智能门锁行业重焕新生机。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起,采用人脸识别和静脉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在线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60%,这一增长率大幅超越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期行业平均增速为24.3%。

        特别是,静脉识别技术从指升级到掌后,不仅拓宽了智能门锁的市场体量,也将应用场景延伸到多个领域,并逐步落地应用。

渗透率稳步提升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指静脉和掌静脉也都具有唯一性。

        作为新兴的生物技术,指静脉识别是人类手指内部分布的静脉血管进行身份识别,而掌静识别则是采集手掌内部的毛细血管组织,识别时通过对比手掌下静脉血管的图像进行身份鉴定。

        更为重要的是,掌纹与人体其他生物特征一样与生俱来,具备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特性。相比于人脸识别,掌纹有着不易被复制、识别主动出示、隐私泄露风险小等特点。

        当前,静脉识别的应用在智能门锁行业的应用相对较早,且基于设备体积的小型优势,其识别的准确率、稳定性、难复制性、安全性也相对更高。

        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截止到8月底,静脉识别门锁在线上市场的销量同比上涨了91.9%,渗透率达到7.7%,同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预测到2025年的渗透率将提升到约12%。

        与此同时,由于在智能门锁产品的配置多为单一静脉识别,加之指静脉模组相对掌静脉模组价格低,当前指静脉在线上静脉识别细分市场的比重超过了七成。

        一面是快速抢占市场体量的指静脉识别,一面是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掌静脉识别,一指一掌,也不断拓宽了智能门锁厂商的新赛道。

        据CPS中安网了解,目前推出静脉识别的智能门锁厂商也涌入了不少新厂商,除了传统厂商德施曼、凯迪仕、鹿客、飞利浦等,还有小米、360、萤石、乐橙等主流品牌厂商,也紧抓智能家居的细分赛道消费刚需,推出了掌静脉识别智能门锁新品。

细分赛道应用起势

        不得不说,早在十多年前,静脉识别已应用在银行ATM、社保等领域,替代了指纹和虹膜识别,成为未来身份识别的新方向。

        特别是,自去年的微信刷掌支付后,凭借无介质、非接触、高便捷、高安全等优势,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对静脉识别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这其中,来自深圳的一家厂商光鉴科技,实现了刷掌的成像和图像处理,配合微信刷掌,已在交通、校园、餐饮、办公等多个场景落地。

        不仅如此,据了解,目前不少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自助售票系统中,也陆续采用了掌静脉识别刷掌进站,诸如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深圳地铁12号线、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等,标志着移动支付进入刷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