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现象级风口——傲立潮头前、「国产」当自强

这是一个科技“催熟”的年代,伴随人类从笃悠悠的农耕文明进入急吼吼的工业社会,科技也仿佛从慢腾腾进入快节奏。这几年,科技创新的循环反复在安防行业里长年累月的开垦,从 “舶来品”到“国产化”,就是这些岁月里民族科技企业在转型之路上酣畅淋漓地你追我赶交出的喜人成绩。
在这一时间当口,来看安防国产化产业进程和行业百态,就显得意义非凡了。
傲立潮头前、国产崛起时
安防在AIoT时代之下,国产化风口已至,现象级的科技风暴,千行百业皆为商机。谈国产化的新时代必然离不开2020年信创征程。
从那时起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包含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的应用软件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为了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受制于人”等问题。而信创与安防行业国产化有诸多重叠之处,也有外延的不同。
有一部分共识是信创本质是国产化的新阶段,从单一国产的单点产品进行全栈国产的串联形成一个系统或整体的突破;国产化不再是各自为政、自成一派,也形成了国产化产业链条的生态;国产替代在安防随着“海大宇”的强势突围,早已将本土化深耕每一处的场景市场。但从软硬件产品的纯自主研发能力来看,还是在创新突破中努力不止。
从上可以看出,在AIoT时代,国产化就不是简单替代软硬产品,而是一个国产生态体系的求变与突围,并注重实施交付能力和定制开发能力,并对于用户价值的挖掘提升到新的行业高度。
举例来看更易深入浅出,就以当下最为民用化的智慧出入控制场景来分析。对于这一场景,痛点与需求很明显,绝不再是单一的通行安全或效率提升,更应该注重从单一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门禁、通道、梯控、考勤、访客、消费等数字化服务。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通行的数字化,通过智能硬件、互联网、人工智能助力打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各类空间场景的通行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为客户提供本地一卡通通行管理、集团/园区通行管理、云通行管理解决方案。
而国产化需要这一场景的硬件产品全部采用成熟的国产芯片、去美化设计,稳定、自主、可控;物联网平台兼容国产化操作系统,兼容飞腾、鲲鹏、兆芯、海光等国产CPU,已通过国产麒麟操作系统和国产统信UOS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双认证,业界唯一;平台采用世界上最成熟的开源数据库Postgres,支持接入以Postgres为核心的国产数据库,如瀚高、华为高斯、腾讯分布式TBase等数据库,做到自主可控。
而软件平台层的国产化必然是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分布式管理智能门禁、访客通行、物联电梯、物联门锁、智慧停车、员工考勤、保安巡更、物质巡检、食堂消费、设备运维等业务模块,可接入市面上主流的门禁设备、梯控设备、人脸识别机、车牌识别仪、访客设备、IP消费机等第三方硬件。物联平台采用B/S结构,具有高并发设计、设备容量大、数据高安全、一键式安装、升级维护便利化等特点,可灵活部署在Linux、Unix、Windows、国产麒麟、统信UOS等市场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中。
从国产化底层构架来看,该平台的技术架构为云边端模式,提供本地项目平台和云平台两级应用;应用架构是主打私有化部署,支持大系统、集团化、高性能应用;业务架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软件定义硬件,实现信息流、价值流闭环,融合行业生态平台;建设目标为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建立企业级物联网管理系统、智慧通行身份云,帮助企业(HR/IT/OT)智能连接空间内各种通行设备,方便用户一次认证、多场景一站式服务。
如果之于当下商业格局下,国产化之路是民族品牌的必经之路但如若要一马平川,需考量企业的产品能力、客户能力、运营能力、生态能力以及品牌力,在技术、工程、服务三个维度一较高下。
傲立潮头前,一众企业厉兵秣马、整装待发。记得去年深圳安博会在高新兴采访中了解到,国产化战略布局,主要涉及高新兴的城市级视频智能化、执法办案、执法仪、视频巡查等众多业务领域,软硬一体从从产品逻辑到体系的重构。陈利军认为,无论是国产化还是非国产化,它其实是一个平台或一个工具,无论我们以前在非国产化到现在的国产化,它只是一个硬件的相当于整个其实外部环境的发展。但对于国产化的深入,这还远远不够。高新兴更多的是在客户基础上去创造国产化全新价值,也就是相当于是以客户为本。多年来,高新兴创新一直秉承着以客户为本的理念,来帮助客户来创造高价值场景解决方案。
对于数字化运维,其实有 “繁、简”之道,蕴繁于简、无界探索,翻开未来。无边界,这将是未来的又一个时代总结。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兼容国产化要求的全系列智能运维产品,可以提供一站式边云协同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满足国产替代的运维需要。高新兴智能物联网网关,具备边缘计算能力,满足业务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支持4G无线传输组网、IP组网和PTN组网,并支持各类智能设备及传感器的接入,具有扩展接口丰富、产品性能高、稳定性强等特点。加载智能算法,本地实现电源管理、环境管控、设备故障预测等智能化应用。
都是个中挑例子,难以以一概全。但能看出安防的“国风”潮流,能吹遍祖国的万水千山,激活一池春风。